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suí ㄙㄨㄟˊ

纟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7EE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纟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sui

suí

会意字

XEVG

VMBV

ZPZM

22144

4840

4371

7EE5

[5513443531] 撇折、撇折、提、撇、点、点、撇、撇点、撇、横

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25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887頁,第29

古文: 夊

廣韻》:息遺切;《集韻》、《韻會》:宣隹切;《正韻》:蘇回切,𡘋音雖。
說文》:車中把也。〔註〕徐鍇曰:禮,升車以正立執綏,所以安也。
儀禮・士冠禮》:壻御婦授綏。〔註〕綏,所以引車者。
禮・曲禮》:僕人之禮,必授人綏。

又,《書・禹貢》:五百里綏服。〔傳〕綏,安也──安服王者之政敎。
詩・周南》:福履綏之。〔傳〕安也。又,《左傳・文十二年》:乃皆出戰交綏。〔註〕古名退軍爲綏。〔疏〕《司馬法》:將軍死綏。舊說綏,却也。

又,《荀子・儒效篇》:綏綏兮其有文章。〔註〕安泰之貌。或爲葳蕤之貌。

又,州名。
廣韻》:春秋時白翟所居,秦幷天下爲上郡;後魏廢郡置州,取綏德縣爲名。

又,《集韻》:雙隹切,音榱──毿㲤,毛長貌。一曰狐貌。㲤,或作綏。
詩・衞風》:有狐綏綏。〔傳〕匹行貌。

又,《集韻》:儒佳切,音蕤──緌,或作綏。
詩・大雅》:淑旂綏章。〔傳〕大綏也。〔疏〕綏者,卽交龍旂竿所建。
禮・王制》:諸侯殺則下小綏,大夫殺則止左車。〔註〕綏當爲緌。緌,有虞氏之旌旗也。又,〈明堂位〉:夏后氏之綏。〔註〕綏,讀爲冠蕤之蕤。

又,《集韻》:思累切,音瀡──隋,或作墮,亦作綏,尸所祭肝脊、黍稷之屬。
儀禮・士虞禮》:不綏祭。〔註〕事尸之禮,始於綏祭。綏,當爲墮。

又,《集韻》:呼恚切,音毀──義同。

又,《集韻》:吐火切,音妥。
禮・曲禮》:執天子之器則上衡,國君則平衡,大夫則綏之。〔註〕綏,讀曰妥──妥之謂下於心。〔又〕國君綏視。〔註〕視國君彌高妥視,謂視止於袷。

又,《集韻》:通回切,音推──妥,或作綏,安坐也。

注解

〔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綏〕字拼音是su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妥

〔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suí] ⑴ 见“绥”。

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