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ái ㄊㄞˊ

马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9A80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马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tai

tái

形声字

CCKG 86 、 CGCK 98

NMIR

XZJ

73160

7469

7070

9A80

[55154251] 横折、竖折折钩、提、撇折、点、竖、横折、横

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馬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3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36頁,第16

標點整理本: 第1430頁,第16

唐韻》:徒哀切;《集韻》、《韻會》、《正韻》:堂來切,𡘋音臺。
玉篇》:駑馬銜脫也。崔寔《政論》:馬駘其銜。

又,駘蕩,曠遠也。

又,地名。
左傳・昭九年》:駘芮岐畢,吾西土也。〔註〕:駘在始平武功縣。又,〈哀六年〉:遷儒子於駘。〔註〕駘,齊邑。〔釋文〕他才反。又,徒來反。

又,神名。
韻會》:金天氏子曰晞,生允格、臺駘。又,人名。
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王駘。

又,《五音集韻》:土來切,音胎──義同。

又,《廣韻》:徒亥切;《集韻》、《正韻》:蕩亥切,𡘋音待。
玉篇》:駘蕩,廣大意。

又,《正字通》:春色舒放曰駘蕩。

又,《廣韻》:疲也、鈍也。

又,《類篇》:駘騱,馬不進也。

又,《莊子・德充符》:衞有惡人焉,曰哀駘它。〔音義〕駘音殆。李云「哀駘,𨢄貌;它,其名也」。

又,與跆同。
史記・天官書》兵相駘籍,《前漢書》作跆。

注解

〔駘〕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馬部

〔駘〕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ái、dà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馬、台

〔駘〕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i] ⑴ 劣馬,亦喻庸才⑵ 馬銜脫落:“馬~其銜,四牡橫奔”。

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