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áng ㄊㄤˊ

扌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642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tang

táng

形声字

RYVK 86 、 ROVK 98

QILR

DTXJ

50065

2288

4434

642A

[1214135112251] 横、竖钩、提、点、横、撇、横折、横、横、竖、竖、横折、横

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68頁,第10

同文書局本: 第448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395頁,第5

唐韻》、《集韻𡘋徒郎切,音唐。揚子《方言》:張也。

又,搪突也。與傏通,亦通作唐。

又,《集韻》:他郎切,音湯──義同。

注解

〔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搪〕字拼音是tá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唐,五行属

〔搪〕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唐声。本义是张。

〔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áng] ⑴ 挡,抵拒⑵ 支吾,敷衍⑶ 均匀地涂上泥或涂料⑷ 同“镗”。

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