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chóu ㄔㄡˊ

亻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4FE6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亻部

9画

7画

左右结构

chou

chóu

形声字

WDTF

OQKI

NCDS

25240

0321

5717

4FE6

[321113124] 撇、竖、横、横、横、撇、横、竖钩、点

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65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19頁,第34

標點整理本: 第44頁,第33

古文: 𠍻

唐韻》:直由切;《集韻》、《韻會》:陳留切;《正韻》:除留切,𡘋音酬──衆也、等類也。梁元帝〈懷舊序〉:臨水登山,命儔嘯侶。
楚辭・王逸》〔註〕:二人爲匹,四人爲儔。又,通作疇。
前漢・韓信傳》:其疇十三人。

又,誰也。揚子《法言》:儔克爾。與疇同。

又,《集韻》:大到切──與翿同。
說文》:翳也。
玉篇》:隱蔽也。

又,叶陳如切,音除。韓愈〈盧夫人墓誌銘〉:伊昔淑哲,或圖或書;嗟咨夫人,孰與爲儔。

注解

〔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儔〕字拼音是chó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亻、壽

〔儔〕字造字法是形聲。从人,壽聲。本义是伴侶。

〔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chóu] ⑴ 伴侶。唐•韓愈《送窮文》:“攜朋挈儔,去故就新。”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一折》:“則被你坑殺人燕侶鶯儔。”⑵ 同類、同輩。《文選•曹植•七啟》:“若夫田文無忌之儔,乃上古之俊公子也。”⑶ 匹敵、相比。《文選•嵇康•幽憤詩》:“嗟我憤歎,曾莫能儔。”《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務光何足比,涓子不能儔。”

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