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iāo ㄊㄧㄠ tiǎo ㄊㄧㄠˇ

扌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631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tiao

tiāo tiǎo

形声字

RIQN 86 、 RQIY 98

QLMO

DVRD

52013

2176

4484

6311

[121341534] 横、竖钩、提、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3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430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377頁,第8

唐韻》:吐彫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彫切,𡘋音祧。
說文》:撓也。一曰𪞞也。

又,器名。
儀禮・有司徹》:二手執挑𠤎枋,以挹湆,注于疏七。〔註〕挑謂之歃,讀如或舂或抭之抭字。或作挑者,秦人語也。〔釋文〕湯堯反,又他羔反。

又,與佻通。偸薄也。
荀子・彊國篇》:其服不挑。

又,《增韻》:杖荷也。俗謂肩荷曰挑。

又,取也。今揀選人物亦謂之挑。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徒了切,音窕──引也、撥也。
博雅》:疾也。一曰弄也。
史記・項羽紀》:願與漢王挑戰,决雌雄。〔註〕擿嬈敵求戰,古謂之致師。
前漢・司馬相如傳》:卓王孫有女文君,好音,相如以琴心挑之。〔註〕寄心於琴聲,以挑動之也。

亦與誂通。誘也、戲也。

又,《正韻》:土了切,祧上聲──義同。

又,《集韻》、《韻會𡘋徒弔切──與掉同,振也、搖也。

又,《唐韻》:土刀切;《集韻》、《韻會》、《正韻》:他刀切,𡘋音叨。
詩・鄭風》:挑兮達兮。〔毛傳〕往來相見貌。〔朱傳〕挑,輕儇跳躍之貌。

又,抒物之器。或作抭。

又,《集韻》:田聊切,音條──撓挑也。一曰攪也。
莊子・大宗師》:登天游霧,撓挑無極。〔註〕宛轉循環貌。

或作㨄。

注解

〔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挑〕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iāo、tiǎo,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兆,五行属

〔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兆声。本义是挑拨,挑动。

〔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iāo] ⑴ 扁担等两头挂着东西,用肩担着⑵ 挑的东西⑶ 挖取⑷ 量词,用于成挑儿的东西⑸ 选,拣⑹ 古同“佻”,佻达。 [tiǎo] ⑴ 用竿子棍棒等的一头举起或支起⑵ 用条状物或有尖的东西拨开或弄出来⑶ 拨弄,引动

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