狪
笔顺 反馈

复制

tóng ㄊㄨㄥˊ dòng ㄉㄨㄥˋ

犭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72E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犭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tong dong

tóng dòng

QTMK

KHBMR

QMLD

47220

72EA

[353251251] 撇、弯钩、撇、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狪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711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664頁,第3

集韻》:他東切,音通。
山海經》:泰山有獸,其狀如豚而有珠,名曰狪狪,其名自䚯。〔註〕郭璞曰:音如吟恫之恫。
騈雅》曰:狪狪,珠豚也。亶爰子曰:召狪,使先驅。郭璞〈狪狪圖贊〉:蚌則含珠,獸何不可;狪狪如豚,被褐懷禍;患難無由,招之自我。

又,《集韻》:徒東切,音同──本作𧱁,野彘。或作𧳆

注解

〔狪〕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狪〕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óng、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同

〔狪〕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óng] ⑴ 〔~~〕古书上说的一种野兽:“(泰山)有兽焉,其状如豚而有珠,名曰~~,其鸣自叫。” [dòng] ⑴ 中国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之一,今作“侗”。

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