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ㄊㄨˇ ㄊㄨˋ

口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5410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tu

形声字

KFG

RG

JBVV

64010

0685

4534

5410

[251121] 竖、横折、横、横、竖、横

吐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09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76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04頁,第2

唐韻》、《正韻》:他魯切;《集韻》、《韻會》:統五切,𡘋音土。
說文》:寫也。
玉篇》:口吐也。
詩・大雅》:柔則茹之,剛則吐之。
左傳・僖六年》:若晉取虞,而明德以薦馨香,神其吐之乎。
史記・魯世家》:周公一飯三吐哺。

又,《增韻》:出也、舒也。
前漢・劉向傳》:發明詔,吐德音。
唐書・房琯傳》:辭吐華暢。

又,姓。
正字通》:隋將軍吐萬緒。又,複姓,後魏有吐奚、吐難、吐萬氏。

又,《廣韻》:湯故切;《集韻》、《韻會》、《正韻》:土故切,𡘋音兔。
廣韻》:歐也。

注解

〔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吐〕字是多音字,拼音是tǔ、t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土,五行属

〔吐〕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土声。本义是东西从口腔中涌出。

〔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ǔ] ⑴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⑵ 放出,露出⑶ 说出 [tù] ⑴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⑵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

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