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tuī ㄊㄨㄟ

扌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63A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11画

8画

左右结构

tui

tuī

形声字

RWYG

QOG

DNI

50015

2236

4538

63A8

[12132411121] 横、竖钩、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49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439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386頁,第7

唐韻》:他回切;《集韻》、《韻會》、《正韻》:通回切,𡘋退平聲。
說文》:排也。
增韻》:盪也、擠也。一曰進之也。
禮・月令》:孟春躬耕帝籍,天子三推,三公五推,卿諸侯九推。
左傳・襄十四年》:或輓之,或推之。〔註〕前牽爲輓,後送爲推。

又,移也。
詩・大雅》:旱既太甚,則不可推。〔疏〕不可令之移去矣。推是遠離之辭。

又,讓所有以予人也。
史記・淮隂侯傳》: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後漢・光武紀》:推赤心置人腹中。

又,卻也、諉也。

又,《唐韻》:昌錐切;《集韻》、《韻會》:川錐切,𡘋音䜅──順遷也。
易・繫辭》:寒暑相推,而歲成焉。

又,《增韻》:擇也、獎也、奉也。亦進之也。
書・周官》: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禮・儒行》:上弗援,下弗推。〔註〕推猶進也。〔疏〕不爲民下所薦舉也。
前漢・韓信傳》:家貧無行,不得推擇爲吏。〔註〕無善行可推舉選擇也。

又,尋繹也。
前漢・劉向傳贊》:有意其推本之也。〔註〕言其究極根本,深有意也。

一曰窮詰也。
史記・酷吏傳》:天水駱璧推減。〔註〕推,直追反,謂推繫之以成獄也。減一作成。

注解

〔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推〕字拼音是t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隹,五行属

〔推〕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隹( zhuī )声。本义是手向外用力使物体移动或向前移动。

〔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tuī] ⑴ 手抵物体向外或向前用力使物移动⑵ 使用工具向前移动进行工作⑶ 使事情开展⑷ 进一步想,由已知之点想到其它⑸ 往后挪动(时间上)⑹ 辞让,脱卸⑺ 举荐,指出某人优点⑻ 让出,献出

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