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ㄒㄧˇ

玉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74B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玉部

19画

14画

上下结构

xi

GWMY

MBMGI

AOOC

10103

74BD

[1342523434343411214] 横、撇、点、竖、横折钩、竖、撇、点、撇、点、撇、点、撇、点、横、横、竖、横、点

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上 部首:玉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76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744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696頁,第1

廣韻》:斯氏切;《韻會》:想氏切,𡘋音徙。
說文》:王者印也。本作壐。
玉篇》:天子、諸侯印也。
釋名》:璽,徙也──封物使可轉徙而不可發也。
韻會》:信也。古者尊𤰞共之,秦漢以來唯至尊以爲稱。
左傳・襄二十九年》:公在楚,季武子使公冶問璽書,追而與之。〔疏〕此諸侯大夫印稱璽也。
周禮・地官・司市》:凡通貨賄,以璽節出入之。〔註〕璽節,印章,如今斗撿封矣。蔡邕《獨斷》:皇帝六璽。
後漢・輿服志》:璽皆玉螭虎紐,文曰:皇帝行璽、皇帝之璽、皇帝信璽、天子行璽、天子之璽、天子信璽,凡六。外有大藍田玉璽,文曰:受天之命,皇帝壽昌。
正字通》:又,舊制,乗輿六璽,唐攺爲寶;唐末亡失,周廣順中,詔作二寶,曰:皇帝承天受命之寶,皇帝神寶。初太宗刻受命元璽,以白玉爲螭首,文曰:皇天景命,有德者昌。武后攺諸璽皆爲寶,中宗卽位復爲璽,開元六年復爲寶,初攺璽書爲寶書,再攺傳國寶爲承天大寶。

又,姓。
姓譜》:明有璽書。

又,人名。
山海經》: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

又,國名。
山海經》:璽㬇在崑崙墟東南,在流沙中。
字彙補》:《抱朴子》有璽產國。

注解

〔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上,康熙部首是玉部

〔璽〕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爾、玉

〔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ǐ] ⑴ 见“玺”。

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