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án ㄒㄧㄢˊ

口部 共9画 半包围结构 54B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9画

6画

半包围结构

xian

xián

会意字

DGKT 86 、 DGKD 98

IHMR

HMAJ

53200

0752

4744

54B8

[131251534] 横、撇、横、竖、横折、横、斜钩、撇、点

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34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87頁,第19

標點整理本: 第115頁,第5

唐韻》:胡監切;《集韻》、《韻會》:胡讒切;《正韻》:胡嵒切,𡘋音諴。
說文》:皆也。
玉篇》:悉也。
書・堯典》:庶績咸熙。
左傳・僖二十四年》:周公弔二叔之不咸。〔註〕咸,同「也」。〈魯語〉:小賜不咸。〔註〕咸,徧也。
莊子・知北遊》:周徧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
史記・司馬相如傳》:上咸五,下登三。〔註〕師古曰:與五帝皆盛也。

又,卦名。
易・咸卦》:彖曰:咸,感也。

又,《易・雜卦》:咸,速也。

又,《爾雅・釋丘》:左高曰咸丘。

又,樂名。
周禮・春官・大司樂》:大咸。〔註〕大咸,咸池,堯樂也。

又,地名。
史記・秦本紀》:孝公十二年,作爲咸陽。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咸漢星出西北。

又,王充《論衡》:任氣卒咸,不揆於人。

又,姓。
姓苑》:巫咸之後,今東海有之。

又,《集韻》:居咸切,音緘。
禮・喪大記》:凡封,大夫士以咸。〔註〕咸讀爲緘,今齊人謂棺束爲緘繩。咸或爲椷。〔釋文〕咸,一本作緘。

又,《集韻》:古斬切,音鰔──與減同,損也。

又,一曰水名。詳水部減字註。

又,姓。
前漢・酷吏傳》:咸宣,楊人也。〔註〕咸音減省之減。

又,《集韻》:公陷切,音䫡──亦與減同。詳水部減字註。

又,音憾。
左傳・昭二十一年》:窕則不咸。〔註〕不充滿人心。〔釋文〕咸,本亦作感,戸暗反。
〇〔按〕感同「憾」。

又,叶餘針切,音𠛬。張衡〈舞賦〉:歌以詠志,舞以旌心;細則聲窕,大則不咸。

注解

〔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咸〕字拼音是xián,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戌、口,五行属

〔咸〕字造字法是会意。据甲骨文。从戌( xū ),从口。戌是长柄大斧,“口”指人头。合起来表示大斧砍人头。本义是杀。

〔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án] ⑴ 〈书〉全,都⑵ 像盐的味道,含盐分多的,与“淡”相对⑶ 用盐腌制的⑷ 六十四卦之一。卦形䷞为艮下兌上。⑸ 姓。

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