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ㄅㄧˋ

⺮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7B5A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bi

形声字

TXXF

HPPJ

MRRE

88401

4656

8357

7B5A

[314314153512]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提、撇、竖弯钩、横、竖

筚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38頁,第20

同文書局本: 第895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856頁,第1

廣韻》:𤰞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𡘋音畢。
說文》:籓落也。
禮・儒行》:篳門圭窬。〔註〕篳門,荆竹織門也。

又,柴車。
左傳・宣十二年》:篳路藍縷,以啓山林。〔註〕篳路,柴車。

又,《集韻》:必至切,音畀──義同。

集韻》:通作蓽。

注解

〔篳〕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篳〕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畢

〔篳〕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竹,畢聲。本义是用竹子編成的籬笆。

〔篳〕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bì] ⑴ 用荊條、竹子等編成的籬笆或其他遮攔物

筚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筚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