筿
笔顺 反馈

筿

复制

xiǎo ㄒㄧㄠˇ

⺮部 共13画 上下结构 7B7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3画

7画

上下结构

xiao

xiǎo

TTSU

HHED

MRF

88904

4646

7B7F

[3143143541234] 撇、横、点、撇、横、点、撇、横撇/横钩、捺、横、竖钩、撇、点

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35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894頁,第13

標點整理本: 第854頁,第14

廣韻》:先鳥切;《集韻》、《韻會》、《正韻》:先了切,𡘋𩵌
廣韻》:細竹也。戴凱之《竹譜》:篠出魯郡鄒山,堪爲笙。
書・禹貢》:篠簜既敷。〔傳〕篠,竹箭。〔疏〕篠爲小竹。
爾雅疏》:篠,一名箭。
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貢致邦國之用,五曰材貢。〔註〕材貢,櫄、榦、栝、柏、篠、簜也。
竹譜》:海島有篠,大者如筯,內實外堅,拔之不曲,枝葉稀少,狀若枯筯。

又,與簫通。馬融〈長笛賦〉:林蕭蔓荆。〔註〕簫與篠通。

正韻》:篆文作筱,今作篠。

注解

〔篠〕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篠〕字拼音是xi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條

〔篠〕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ǎo] ⑴ 小竹;细竹。可以制箭。《爾雅•釋草》:“篠,箭。”《書•禹貢》:“三江既入,震澤底定,篠蕩既敷。”⑵ 竹器。《農政全書•農器•圖譜四》“篠”下釋文:“或曰盛穀種器。南方盛稻種,用簞,以竹為之;北方藏粟種,用簍,多以草木之條編之。篠,蓋是類也。”按:“篠”,一本作“蓧”。⑶ 通“蓧”。芸田器,在田里除草的工具。北周庾信《竹杖賦》:“終堪荷蓧,自足驅禽。”

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