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è ㄒㄧㄝˋ

氵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7009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8画

15画

左右结构

xie

xiè

IPVO 86 、 IPEO 98

EJHF

VWRU

33127

7009

[441445321511354444] 点、点、提、点、点、横撇/横钩、撇、竖、横、横折、横、横、撇、横折钩、点、点、点、点

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68頁,第5

同文書局本: 第658頁,第39

標點整理本: 第607頁,第25

廣韻》:息姐切;《集韻》、《韻會》:洗野切;《正韻》:先野切,𡘋音寫。
玉篇》:傾也,一曰瀉水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以澮瀉水。謝靈運詩:石磴瀉紅泉

又,《類篇》:一曰鑑形

又,《廣韻》、《正韻》:司夜切;《集韻》、《韻會》:四夜切,𡘋音卸──鹵也。王充《論衡・書解篇》:地無毛,則爲瀉土。

又,吐瀉也。
釋名》:揚豫以東,以吐爲瀉。

又,泄也。揚子《方言》:泄瀉,爲注下之症。

注解

〔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瀉〕字拼音是xiè,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寫

〔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è] ⑴ 傾瀉,水往下急流。《樂府詩集•雜曲歌辭•焦仲卿妻》:“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淚落便如瀉。”⑵ 傾注;傾倒。《搜神記》卷十四:“掘堂上作大坎,瀉水其中,黿入坎遊戲。”⑶ 消散;排泄。《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謂氣者,當調飲食,擇晏日,車步廣志,以適筋骨肉血脈,以瀉氣。”⑷ 抒發;表露。明李開先《寶劍記》第四齣:“為慮國家信用高俅等,非奸黨不容,無資財難進,引誘朝廷采辦花石,建造宫室,逼迫的天下荒蕪,胡馬南渡,因此弾劍作歌,以瀉心事。”⑸ 鑒形。《集韻•馬韻》:“瀉,鑑形。”⑹ 通“潟”。鹽鹼地。《論衡•超奇》:“山之秃也,孰其茂也?地之瀉也,孰其滋也?”

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