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iù ㄒㄧㄡˋ

糹部 共19画 左右结构 7E6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糹部

19画

13画

左右结构

xiu

xiù

XVHH 86 、 XVFJ 98

VFLX

ZXND

25927

7E61

[5544445112321155212]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横折、横、横、竖、撇、竖、横、横、横折、竖折/竖弯、竖、横、竖

繡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44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93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902頁,第13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息救切,音秀。
說文》:五采備也。
釋名》:繡,修也,文修修然也。
書・益稷》:黼黻絺繡。
周禮・冬官・考工記》:畫繢之事,五采備,爲之繡。

又,姓。
姓氏急就篇》:漢有繡君實。

又,《集韻》:先彫切,音蕭。
類篇》:綺屬。
詩・唐風》:素衣朱繡。〔箋〕繡,當爲綃。
韻補》:當讀如肖。

注解

〔繡〕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繡〕字拼音是xiù,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肅

〔繡〕字造字法是形聲。從糸,肅聲。從“糸”( mì )與絲織有關。本义是刺繡。

〔繡〕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iù] ⑴ 用絲線等在綢和布上綴成花紋或文字⑵ 繡成的物品

繡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繡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