敍
笔顺 反馈

复制

ㄒㄩˋ

攴部 共11画 左右结构 654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攴部

11画

7画

左右结构

xu

WTHC 86 、 WGSC 98

ODYE

ODIX

81947

654D

[34112342154] 撇、点、横、横、竖钩、撇、点、竖、横、横撇/横钩、捺

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下 部首: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24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470頁,第32

標點整理本: 第418頁,第5

唐韻》:徐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象呂切,𡘋音序。
說文》:次第也。
爾雅・釋詁》:敍,緒也。〔疏〕敍,謂次敍。
書・舜典》:百揆時敍。〔疏〕皆得次序。

又,《周禮・天官・小宰》:以官府之六敍正羣吏。〔註〕敍,秩次也。

又,《周禮・天官・宮伯》:行其秩敍。〔註〕敍,才等也。又,《正字通》:凡書策,舉其綱要,列卷首爲敍。或作序。

又,《釋名》:敍,抒也──抒洩其實,宣見之也。
〇〔按〕《說文》敍,从攴、从余。
五經文字》作敘,入又部,非。
正字通》因周伯琦說,从攵、从余。今遵《說文》改正。

注解

〔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下,康熙部首是攴部

〔敍〕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余、攴

〔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ù] ⑴ 次序;次第。《説文•攴部》:“敍,次弟也。”⑵ 排列次序;按照次序。《周禮•天官•司書》:“以周知入出百物,以敍其財,受其幣,使入于職幣。”⑶ 古代指按規定的等級次第授官職,按功勳大小給予獎勵。《周禮•天官•宫伯》:“行其秩敍。”⑷ 頭緒;條理。《爾雅•釋詁上》:“敍,緒也。”⑸ 陳述;記述。《國語•晋語三》:“紀言以敍之,述意以導之。”⑹ 序言。如:《漢書•敍傳》。漢許慎《説文解字》:“敍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九千三百五十三文,重一千一百六十三,解説凡十三萬三千四百四十一字。”⑺ 姓。《廣韻•語韻》:“敍,姓。”

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