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xún ㄒㄩㄣˊ

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8340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9画

6画

上下结构

xun

xún

形声字

AQJF

TPA

ERK

44627

5424

6087

8340

[122352511] 横、竖、竖、撇、横折钩、竖、横折、横、横

荀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65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029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997頁,第16

唐韻》:相倫切;《集韻》、《韻會》、《正韻》:須倫切,𡘋音恂。
說文》:草也。
山海經》:靑要之山有草焉,黃華赤實,名曰荀草。郭璞《圖詠》:荀草赤實,厥狀如葌。

又,國名。
左傳・桓九年》:荀侯賈伯伐曲沃。
水經注》:汾水,又西逕荀城東,古荀國也。

又,姓。
通志・氏族略》:荀氏有二,本侯國也。晉荀林父,以邑爲氏。

注解

〔荀〕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荀〕字拼音是xún,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旬,五行属

〔荀〕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旬声。本义是传说中的草名。

〔荀〕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xún] ⑴ 传说中的一种香草。⑵ 姓。

荀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荀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