爓
笔顺 反馈

复制

yàn ㄧㄢˋ xún ㄒㄩㄣˊ

火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721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火部

20画

16画

左右结构

yan xun

yàn xún

OUQV 86 、 OUQE 98

FANX

UORN

97820

7213

[43342511251135321511] 点、撇、撇、点、横折、横、横、竖、竖、横折钩、横、横、撇、横撇/横钩、撇、竖、横、横折、横、横

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中 部首:火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38頁,第18

同文書局本: 第687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637頁,第23

唐韻》、《集韻𡘋余廉切,音鹽。
說文》:火門也。从火,閻聲。
玉篇》:火焰也。

又,《廣韻》:徐鹽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廉切,𡘋音㰊。
廣韻》本作燅。詳燅字註。
禮・禮器》:三獻爓。〔註〕爓,沈肉于湯也。〔釋文〕似廉切。又,〈郊特牲〉:三獻爓。〔釋文〕爓,本作𦢨,夕廉反。

又,《集韻》:慈鹽切,音潛──本作燖。詳燖字註。

又,《正韻》:徐心切,音尋。
禮・祭義》:爓祭。〔註〕湯肉曰爓。〔釋文〕音尋。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以贍切,音豔。
廣韻》:光也。同「焰」。
集韻》:火光。同炎、燄、𤒦。班固〈西都賦〉:光爓朗以景彰。又,〈東都賦〉:吐爓生風。

注解

〔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中,康熙部首是火部

〔爓〕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àn、xú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火、閻

〔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àn] ⑴ 同“焰”,火苗:“吐~生风,吹野燎山。” [xún] ⑴ 同“燖”,古时在热汤里煮至半熟用于祭祀的肉:“三献~,一献孰。”

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