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ㄧㄚ

扌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2B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ya

形声字

RLH

QWL

DKIB

56050

2131

4926

62BC

[12125112] 横、竖钩、提、竖、横折、横、横、竖

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15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424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370頁,第18

唐韻》:烏甲切;《集韻》、《韻會》、《正韻》:乙甲切,𡘋音壓──署也。今人言文字押署是也。
文字指歸》:押字才能也。
唐書・百官志》:中書省舍人,以六員分押尚書六曹,佐宰相判案同署乃奏。
通典》:中書舍人謂之六押。又,歐陽脩曰:俗以草書名爲押字。

又,《集韻》:按也。一曰管拘也。
唐書・百官志》:朝會,監察御史二人押班。

又,押衙,官名。唐武臣衙官。

又,詩賦用韻曰押。言押者,壓也。

又,與壓通。韓愈詩:故將臺榭押城闉。

又,《唐韻》、《集韻》、《韻會𡘋古狎切,音甲──輔也。
增韻》:檢束也。

又,《集韻》、《韻會𡘋轄甲切,音狎──義同。
前漢・揚雄傳》:蠢迪檢押。〔註〕檢押,猶隱括也,言動由檢押也。

又,與狎通。
前漢・息夫躬傳》:羽檄重迹而押至。〔註〕相因而至也。

注解

〔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押〕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甲,五行属

〔押〕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甲声。本义是签署,在公文、契约上签字或画记号,以做凭信。

〔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ā] ⑴ 在文书、契约上签名或画记号⑵ 把财物交给人作保证⑶ 拘留⑷ 跟随看管⑸ 同“压”,用于“押宝”、“押队”、“押韵”。⑹ 姓。

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