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
笔顺 反馈

复制

yán ㄧㄢˊ

頁部 共18画 左右结构 985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頁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yan

yán

UTEM

YHMBC

SUPG

01286

9854

[414313333132511134] 点、横、点、撇、横、撇、撇、撇、撇、横、撇、竖、横折、横、横、横、撇、点

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下 部首:頁部

武英殿刻本: 第3369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407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1400頁,第16

唐韻》:五姦切;《集韻》、《韻會》、《正韻》:牛姦切,𡘋眼平聲。
說文》:眉目之閒也。
詩・鄘風》:子之淸揚,揚且之顏也。〔毛傳〕顏,額角豐滿也。
左傳・僖九年》:天威不違顏咫尺。
黃帝・素問》:心熱者,顏先赤。揚子《方言》:𩕇、頟、顏,顙也。汝潁淮泗之閒謂之顏。

又,幘顏。
輿服雜事》:漢桓帝延熹中,京師作幘,皆顏短耳長,以爲服妖。

又,那顏,外國語,猶華言大人。

又,商顏,山名。
前漢・溝洫志》:引洛水至商顏下。〔註〕商山之顏,猶山額也。

又,孱顏,山高貌。歐陽修詩:空碧更孱顏。

又,姓。
姓苑》:出琅邪,魯伯禽支庶,食采顏邑,因氏。又,邾武公字顏,《公羊》稱顏公,後遂爲氏。

又,古通眞韻,音銀。蘇軾〈祭韓忠獻文〉:勿心大匠,笑彼汗顏;援手拯溺,期我于仁。

注解

〔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下,康熙部首是頁部

〔顏〕字拼音是yá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彥、頁

〔顏〕字造字法是形聲。从頁,彥( yàn )聲。从頁( xié ),與頭有關。本义是印堂。

〔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án] ⑴ 两眉之间,俗称印堂。《説文•頁部》:“顏,眉目之閒也。”⑵ 额头。即发际以下,眉以上,两额角间的部分。《詩•鄘風•君子偕老》:“子之清揚,揚且之顏也。”⑶ 面容;臉色。《廣韻•删韻》:“顏,顏容。”《詩•鄭風•有女同車》:“有女同車,顏如舜華。”⑷ 色彩。《淮南子•泰族》:“宋人有以象為其君為楮葉者,三年而成。莖柯豪芒,鋒殺顏澤,亂之楮華之中而不可知也。”⑸ 指堂上或门上的匾额。《新唐書•馬燧傳》:“勒石起義堂,帝榜其顏以寵之。”⑹ 显著。《太玄•積》:“魁而顏而,玉帛班而,决欲招寇。”⑺ 前。“顏行”即前行。《管子•輕重甲》:“若此,則士争前戰為顏行。”⑻ 姓。《通志•氏族略三》:“顏氏,曹姓。顓帝元孫陸終第五子曰安,安裔孫挾,周武王時封之於邾,為魯附庸。邾挾之後,至於夷父,字顏,《公羊》謂之顏公,子孫因以為氏。” [yá] ⑴ 通“崖”。水邊;山邊。《集韻•佳韻》:“厓,《説文》:‘山邊也。’或作崖、顏。”

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