浥
笔顺 反馈

复制

ㄧˋ

氵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6D6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0画

7画

左右结构

yi

形声字

IKCN

ERAU

VJYI

36117

3204

6D65

[4412515215] 点、点、提、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

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90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624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571頁,第14

唐韻》:於及切;《集韻》、《韻會》:乙及切;《正韻》:乙入切,𡘋音邑。
說文》:濕也。又,漬潤也。
詩・召南》:厭浥行露。

又,《廣韻》:於業切;《集韻》:乙業切,𡘋音裛──義同。

又,《集韻》:乙俠切,音𨂁──窊陷也。
前漢・司馬相如傳》:踰彼趨浥。〔註〕趨浥,輸于淵也。

又,乙甲切,音押──水流下貌。郭璞〈江賦〉:乍浥乍堆。

注解

〔浥〕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浥〕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邑

〔浥〕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邑声。本义是湿润。

〔浥〕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ì] ⑴ 湿润:“渭城朝雨~轻尘”。⑵ 坑洼地。

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