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ㄩˋ

宀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5BD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宀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yu

形声字

PJMY

JWLB

WDLZ

30227

1384

5202

5BD3

[445251125214] 点、点、横撇/横钩、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竖、提、点

寓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上 部首:宀部

武英殿刻本: 第68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289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227頁,第7

唐韻》:牛具切;《集韻》、《韻會》:元具切,𡘋音遇。
說文》:寄也。
禮・曲禮》:大夫寓祭器於大夫,士寓祭器於士。又,〈郊特牲〉:諸侯不臣寓公。〔註〕謂失地之君,寄寓其國也。

又,居也。
孟子》:無寓人於我室。
左傳・成二年》:韓厥曰:請寓乗。

又,屬也。
左傳・僖二十八年》:君憑軾而觀之,得臣寓目焉。

又,托也。
史記・莊周傳》:著書十餘萬言,大抵率寓言也。

又,鳥名,如䑕而鳥翼,其音如羊,可以禦兵。見《山海經》。

又,《爾雅・釋獸》:有寓屬。〔註〕謂獼猴之類。寄寓木上,故曰寓。

又,《正韻》:牛居切,音魚──義同。

集韻》或作庽。

注解

〔寓〕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上,康熙部首是宀部

〔寓〕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宀、禺,五行属

〔寓〕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宀,禺( yù )声。宀,表示房屋。本义是寄居,寄住。

〔寓〕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原指寄居,后泛指居住⑵ 住的地方⑶ 寄托

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