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ㄩˋ

聿部 共6画 独体字 807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聿部

6画

独体字

yu

象形字

VFHK 86 、 VGK 98

LQ

XBBD

50007

5124

7718

807F

[511112] 横折、横、横、横、横、竖

聿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聿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18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971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937頁,第12

唐韻》:余律切;《集韻》:允律切;《韻會》、《正韻》:以律切,𡘋音遹。
說文》:所以書之器也。楚謂之聿,吳謂之不律,燕謂之弗,秦謂之筆。

又,《玉篇》:遂也、述也、循也。
正韻》:惟也。
書・湯誥》: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傳〕聿,遂也。〔釋文〕聿,允橘切──述也。〔疏〕《正義》曰:聿訓述也。述前所以申遂,故聿爲遂也。
詩・唐風》:蟋蟀在堂,歲聿其莫。〔傳〕聿,遂也。〔疏〕從始至末之言。
詩・大雅》:無念爾祖,聿修厥德。〔傳〕聿,述也。
詩詁》:助語。
左傳》〔註〕:惟也。

又,自也。
詩・大雅》:爰及姜女,聿來胥宇。〔箋〕聿,自也。於是與其𡚱大姜,自來相可居者。

又,揚雄〈羽獵賦〉:及至罕車飛揚,武騎聿皇。〔註〕聿皇,輕疾貌。

又,左思〈吳都賦〉:陵絕嶛嶕,聿越巉險。〔註〕聿越,豹走貌。

又,與曰通。
詩・豳風》:曰爲攺歲,入此室處。
前漢・食貨志》引《》作聿。〔師古註〕聿,卽曰也。

亦與遹通。
詩・大雅》:遹求厥寧。〔傳〕遹與聿同,發語辭。

亦與欥通。
前漢・班固敘傳》:欥中和爲庶幾。〔師古註〕欥聿,通由也。
〇〔按〕《說文》聿,所以書之器也;欥,詮詞也。徐註,一曰發聲。引《》欥求厥寧,今文作聿,後世束豪爲聿,加竹作筆,而聿字音以律切,專爲發語詞矣。柳宗元文「作聿牘」,則唐人尚以此爲筆字。

注解

〔聿〕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聿部

〔聿〕字拼音是,独体字,可拆字为𦘒、一、;、肀、二,五行属

〔聿〕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ù] ⑴ 文言助词,无义,用于句首或句中。⑵ 〔~皇〕轻疾的样子,如“武骑~~”。⑶ 古代称笔,用笔写文章。

聿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聿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