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ǎo ㄗㄠˇ

艹部 共19画 上下结构 85F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19画

16画

上下结构

zao

zǎo

形声字

AIKS

TERD

EVJF

44194

5679

5269

85FB

[1224412512512511234] 横、竖、竖、点、点、提、竖、横折、横、竖、横折、横、竖、横折、横、横、竖、撇、捺

藻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49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1067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1038頁,第4

唐韻》、《韻會𡘋子皓切,音早。
說文》:水草也。
詩・召南》:于以采藻。〔箋〕藻之言澡也。陸璣云:生水底。

又,班固〈東都賦〉:鋪鴻藻。陸機〈文賦・序〉:故作文賦,以述先士之盛藻。〔註〕孔安國《尚書傳》曰:藻,水草之有文者,以喻文焉。

又,《後漢・劉陶傳》:武旅有鳧藻之士。〔註〕鳧得水藻,言喜悅也。

又,《韻會》:今屋上覆橑謂之藻井。
風俗通》:宮室象東井,刻荷蔆水草,所以厭火也。張衡〈西京賦〉:蒂倒茄于藻井。

又,藻藉,所以薦玉者。詳藉字註。

又,姓。
正字通》:南北朝有藻重。

又,《集韻》:側絞切,音爪──義同,或作𧃡𧅂
干祿字書》:俗作

注解

〔藻〕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藻〕字拼音是zǎ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澡,五行属

〔藻〕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澡声。本义是藻类植物,古专指水藻。

〔藻〕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ǎo] ⑴ 隐花植物的一大类,无根、茎、叶等部分的区别,有叶绿素可以自己制造养料,种类很多,海水和淡水里都有,极少数可生活在陆地的阴湿地方⑵ 泛指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亦包括某些水生的高等植物⑶ 指华丽的文彩、文辞⑷ 古代帝王冕上系玉的五彩丝绳

藻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藻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