狋
字义 反馈

复制

ㄧˊ quán ㄑㄩㄢˊ chí ㄔˊ

犭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72C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犭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yi quan chi

quán chí

QTFI

KHMMF

QMBK

41291

72CB

[35311234] 撇、弯钩、撇、横、横、竖钩、撇、点

狋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9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708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661頁,第17

唐韻》:語其切;《集韻》:牛肌切,𡘋音䇵。
說文》:犬怒貌。
玉篇》:兩犬爭也。
前漢・東方朔傳》:狋呼牙。〔註〕師古曰:狋,五伊切。

又,《說文》:一曰犬難得。

又,地名。
說文》:代郡有狋氏縣。

又,《集韻》:遵綏切,音嗺──犬怒。

又,俟甾切,音漦──狋觺,獸角貌。

又,一曰不平貌。

又,《說文》:讀若銀。
前漢・東方朔傳》狋呼牙。〔註〕應劭曰:狋,音銀。

又,《廣韻》:巨員切;《集韻》:逵員切,𡘋音權。
前漢・地理志》:代郡狋氏。〔註〕孟康曰:狋氏,音權精。
集韻》或作獾。

注解

〔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狋〕字是多音字,拼音是yí、quán、chí,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示,五行属-

〔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í] ⑴ 狗发怒的样子。⑵ 狗相争斗。 [quán] ⑴ 〔~氏〕中国汉代县名,在今山西省浑源县东。 [chí] ⑴ 〔~觺〕兽角;一说不平的样子。

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