泜
笔顺 反馈

复制

zhī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CD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zhi

zhī

形声字

IQAY

EHPM EHVI

VRS

32140

6CDC

[44135154] 点、点、提、撇、竖提、横、斜钩、点

泜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73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16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564頁,第3

集韻》、《韻會》、《正韻𡘋丁計切,音帝──水名,在常山。
一統志》:泜水,在臨城縣西北。
前漢・張耳傳》:斬餘泜水上。〔註〕蘇林曰:泜音祇。晉灼曰:問其方人音柢。師古曰:蘇晉二說皆是也。蘇音祇敬之祇,音執夷反,古音如是;晉音根柢之柢,音丁計反,今其土俗呼之則然。

又,《廣韻》:旨夷切;《集韻》、《韻會》:蒸夷切,𡘋音脂。又,《唐韻》:直尼切;《集韻》、《韻會》:陳尼切,𡘋音遲──義𡘋同。

又,《集韻》:直几切;《韻會》、《正韻》:丈几切,𡘋音雉──與滍同,水出南陽。
左傳・僖三十三年》:楚子上與晉師夾泜而軍。〔註〕泜水,出魯陽縣,東經襄城定陵入汝。

注解

〔泜〕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泜〕字拼音是zh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氐

〔泜〕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河〕水名,在中国河北省。

泜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泜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