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í ㄓˊ

糸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7D77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糸部

12画

6画

上下结构

zhi

zhí

形声字

RVYI

QIVIF

DQZ

55903

4916

8474

7D77

[121354554234] 横、竖钩、提、撇、横折弯钩/横斜钩、点、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

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3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936頁,第9

標點整理本: 第899頁,第5

廣韻》、《集韻》、《韻會𡘋陟立切,音執。
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
類篇》:繫也。
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縶,絆也。
禮・月令》:游牝別羣,則縶騰駒。

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
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

注解

〔縶〕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縶〕字拼音是zhí,上下结构,可拆字为執、糸

〔縶〕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í] ⑴ 见“絷”。

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