挃
笔顺 反馈

复制

zhì ㄓˋ

扌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6303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zhi

zhì

RGCF

QMIG

DHB

51014

6303

[121154121] 横、竖钩、提、横、撇折、点、横、竖、横

挃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26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429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376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𡘋陟栗切,音窒。
說文》:穫禾聲。
詩・周頌》:穫之挃挃。
爾雅・釋訓》:挃挃,穫也。
集韻》或作秷,又作𥡫

又,《廣韻》:撞挃也。
淮南子・兵略訓》:五指之更彈,不若捲手之一挃。

又,與𢯶通。擣也。

又,《集韻》:直質切,音秩──亦穫也。

又,徒結切,音迭──擿也。與𢲼同。
〇〔按〕挃銍義異。
正字通》引小《爾雅》截穎謂之銍,誤。

注解

〔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挃〕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至

〔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捣,撞:“五指之更弹,不若手之一~。”⑵ 割禾声。⑶ 刺。

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