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zhuī ㄓㄨㄟ

钅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952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钅部

13画

8画

左右结构

zhui

zhuī

形声字

QWYG

OPOG

PNI

80715

6923

5522

9525

[3111532411121] 撇、横、横、横、竖提、撇、竖、点、横、横、横、竖、横

锥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上 部首: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135頁,第17

同文書局本: 第1309頁,第28

標點整理本: 第1297頁,第23

唐韻》:職追切;《集韻》、《韻會》、《正韻》:朱惟切,𡘋音隹。
說文》:銳器也。
玉篇》:鍼也。
釋名》:錐,利也。
左傳・昭六年》:錐刀之末,將盡爭之。〔註〕錐刀末,喻小事。
史記・平原君傳》:毛遂曰:臣得如錐之處囊中,乃脫穎而出,非特末見而已
前漢・枚乗傳》:舜無立錐之地以有天下。

又,《淮南子・兵略訓》:疾如錐矢。〔註〕錐,金鏃箭羽之矢。

又,毛錐,筆也。
五代史・史弘肇傳》:安朝廷,定禍亂,直須長槍大劒,毛錐子安足用哉。

注解

〔錐〕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上,康熙部首是金部

〔錐〕字拼音是zhuī,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釒、隹

〔錐〕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uī] ⑴ 见“锥”。

锥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锥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