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ㄗˇ

艹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830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9画

6画

上下结构

zi

形声字

AHXB

TYMP

EIRR

44112

5402

6075

8308

[122212135] 横、竖、竖、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茈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458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26頁,第8

標點整理本: 第994頁,第7

唐韻》:將此切;《集韻》:蔣氏切,𡘋音紫。
說文》:茈,草也。
爾雅・釋草》:藐,茈草。
山海經》:勞山多茈草。〔註〕一名茈䓞,中染紫也。

又,茈藄。後漢馬融〈廣成頌〉:茈藄芸蒩。〔註〕似蕨,可食。

又,茈薑。司馬相如〈上林賦〉:茈薑蘘荷。〔註〕茈薑,茈上齊也,薑之息生者,連其株本則紫色也。

又,茈魚。
山海經》:東始之山,泚水出焉,其中多茈魚,其狀如鮒,一首而十身,其臭如蘼蕪。

又,茈蠃。
山海經》:激水東南流,注娶檀之水,其中多茈蠃。

又,《廣韻》:蒺移切,音疵。
爾雅・釋草》:芍,鳧茈。
後漢・劉元傳》:王莽末,南方饑饉,人庶羣入野澤,掘鳧茈而食之。
本草》:一名烏芙,俗名勃薺。

又,《韻會》:茈菰,似鳧茈而白。
本草》:亦謂剪刀草,一莖收十二實,歲閏則十三。

又,鉏佳切,音柴──茈胡,藥名。
急就篇》〔註〕:茈胡,一名地董,一名山菜,通作柴。杜甫詩:書信有柴胡。

又,《集韻》:音此。司馬相如〈上林賦〉:柴池茈虒。〔註〕茈音此、虒音豸,不齊也。

注解

〔茈〕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茈〕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此,五行属

〔茈〕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ǐ] ⑴ 〔~草〕多年生草本植物,叶椭圆形,茎叶有细毛,夏季开白色小花,根皮紫色,可入药,亦可作紫色染料。亦作“紫草”。

茈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茈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