葼
笔顺 反馈

复制

zōng ㄗㄨㄥ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847C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zong

zōng

AQBT 86 、 ARBT 98

TUCE

EOOR

44407

847C

[122345234354] 横、竖、竖、撇、点、竖折/竖弯、竖、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葼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4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047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1015頁,第14

唐韻》:子紅切;《集韻》、《韻會》:祖叢切,𡘋音騣。
博雅》:小也。
說文》:木細枝也。揚子《方言》:木細枝謂之杪靑,齊燕冀閒謂之葼,故傳曰:慈母之怒子也,猶折葼笞之,其惠存焉。

又,草名。謝靈運〈山居賦〉:蓼蕺葼薺。謝朓詩:弱葼既蔥翠,輕莎方靃靡。

又,染草。
漢宮儀:葼園,供染綠紋綬。

注解

〔葼〕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葼〕字拼音是zōng,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㚇

〔葼〕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ōng] ⑴ 细树枝:“弱~系实。”⑵ 古书上说的一种草:“蓼蕺~荠。”

葼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葼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