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ㄉㄧ

氵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6EF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di

形声字

IUMD 86 、 IYUD 98

EYCB

VSUL

30127

3336

2146

6EF4

[44141432512251] 点、点、提、点、横、点、撇、竖、横折钩、横、竖、竖、横折、横

滴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4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644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591頁,第34

廣韻》:都歷切;《集韻》、《韻會》、《正韻》:丁歷切,𡘋音的。
說文》:水注也。
增韻》:涓滴,水點。又,瀝下也。王子年《拾遺記》:香露滴瀝。

廣韻》亦作𤁷,《法華經》作渧,與滳異。

注解

〔滴〕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滴〕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啇,五行属

〔滴〕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啇( dí )声。本义是液体一点一点落下来。成语:滴水成冰。

〔滴〕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ī] ⑴ 液体一点一点地向下落⑵ 一点一点向下落的液体⑶ 量词,用于滴下的液体的数量

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