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dòng ㄉㄨㄥˋ

氵部 共9画 左右结构 6D1E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9画

6画

左右结构

dong

dòng

形声字

IMGK

EBMR

VLD

37120

3159

2220

6D1E

[441251251] 点、点、提、竖、横折钩、横、竖、横折、横

洞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82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620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568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徒弄切,音恫。
說文》:疾流也。班固〈西都賦〉:潰渭洞河。

又,深也、朗徹也。顏延之詩:識密鑒亦洞。

又,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洞出鬼谷之堀礨崴魁。

又,貫也。亦貫徹之意。
史記・蘇秦傳》:遠者括臂洞胸。

又,洞洞,質慤貌。
禮・祭義》:洞洞乎,屬屬乎,如弗勝。

又,洞疑,心不定也。
史記・蘇秦傳》:虛喝洞疑。

又,幽壑曰洞。

又,《後漢・梁冀傳》:連房洞戸。〔註〕洞,通也,謂相當也。

又,洞庭,湖名。

又,山名,在長沙。

又,《集韻》:徒孔切;《正韻》:徒總切,𡘋音動──義同。

又,《廣韻》:徒紅切;《集韻》:徒東切,𡘋音同──洪洞,縣名。

又,洚洞,水無涯貌。

又,鴻洞,相連貌。
淮南子・天文訓》:天地鴻洞。亦作澒洞。枚乗〈七發〉:澒洞兮蒼天。

又,《韻補》叶徒當切,音唐。〈道藏歌〉:開度飛元眞,凝化淪空洞;帝眞始明精,號曰子元陽。

注解

〔洞〕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洞〕字拼音是dò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同,五行属

〔洞〕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同声。本义是水流急。

〔洞〕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dòng] ⑴ 窟窿,深穴,孔⑵ 打洞,打成洞(穿透)⑶ 透彻地,清楚地⑷ 说数字时用来代替零。

洞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洞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