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fèn ㄈㄣˋ

氵部 共20画 左右结构 7035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20画

17画

左右结构

fen

fèn

IOLW

EFDC

VUEO

39181

6915

7035

[44143123425121122134] 点、点、提、点、撇、横、竖、撇、捺、竖、横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点

瀵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73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661頁,第3

標點整理本: 第610頁,第1

唐韻》、《集韻》、《韻會𡘋方問切,音糞──水名。
爾雅・釋水》:瀵大出尾下。〔疏〕尾,猶底也──言其源出于底下者名瀵。瀵,猶灑散也。
水經注》:南瀵水,出汾隂縣南。

又,神瀵,出終北國。
列子・殷湯篇》:終北國有山名壷領,狀如甔甀;頂有口,名曰滋穴;有水湧出,名曰神瀵;臭過椒蘭,味同醪醴。

又,《集韻》:普悶切,音噴──義同。

又,《廣韻》:匹問切;《集韻》:芳問切,𡘋湓去聲──水浸也。郭璞〈江賦〉:翹莖瀵蘂。

注解

〔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瀵〕字拼音是fè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糞,五行属

〔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èn] ⑴ 水由地面下喷出漫溢。

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