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áng ㄎㄤˊ gāng ㄍㄤ

扌部 共6画 左右结构 625B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扌部

6画

3画

左右结构

kang gang

káng gāng

形声字

RAG

QM

DBI

51012

2095

3124

625B

[121121] 横、竖钩、提、横、竖、横

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00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417頁,第23

標點整理本: 第364頁,第21

唐韻》、《集韻》、《韻會𡘋古雙切,音杠。
說文》:橫關對舉也。
史記・項羽紀》:籍長八尺餘,力能扛鼎。韓愈〈贈張籍〉詩:龍文百斛鼎,筆力可獨扛。

又,《集韻》、《正韻𡘋居郎切,音岡──亦舉也。與掆同,或作抗。

又,《集韻》:虎項切──與𢴦同,荷擔也。詳𢴦字註。

韻會》:通作𢱫

注解

〔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扛〕字是多音字,拼音是káng、g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工,五行属

〔扛〕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手,工声。( gāng )。本义是两手对举以托重物。

〔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áng] ⑴ 用肩膀承担 [gāng] ⑴ 两手举东西

扛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扛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