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āng ㄍㄤ

糹部 共14画 左右结构 7DB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糹部

14画

8画

左右结构

gang

gāng

XMUM

VFBTU

ZLD

27920

7DB1

[55444425431252] 撇折、撇折、点、点、点、点、竖、横折钩、点、撇、横、竖、竖折/竖弯、竖

綱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中 部首: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218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927頁,第24

標點整理本: 第890頁,第8

古文: 㭃 、 𣓡

廣韻》:古郎切;《集韻》、《韻會》:居郎切,𡘋音岡。
說文》:維紘繩也。
書・盤庚》:若網在綱,有條而不紊。
詩・大雅》:綱紀四方。〔傳〕張之爲綱。〔疏〕綱者,網之大繩。

又,《儀禮・鄕射禮》:乃張侯下綱。〔註〕綱,持舌繩也。
周禮・冬官・考工記・梓人》:梓人爲侯上綱與下綱,出舌尋,䋶寸焉。〔註〕綱,所以繫侯於植者也。

又,《禮緯含文嘉》:君爲臣綱,父爲子綱,夫爲妻綱。

注解

〔綱〕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中,康熙部首是糸部

〔綱〕字拼音是gā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糹、岡

〔綱〕字造字法是形聲。从糸( mì ),表示與線絲有關,岡聲。本义是提網的總繩。

〔綱〕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āng] ⑴ 提網的總繩。⑵ 事物的關鍵部分⑶ 中國從唐代起轉運大批貨物所行的辦法⑷ 生物學分類的一種類別(生物學把同一門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徵和親緣關係再分成若干羣,每一羣爲“一綱”,“綱”以下再分爲“目”)。⑸ 統治者認爲維持正常秩序的必不可少的行爲規範

綱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綱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