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ㄍㄜˊ

阝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9694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阝部

12画

10画

左右结构

ge

形声字

BGKH

NLMRB

YAJL

71227

7133

2484

9694

[521251254312]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折、横、竖、横折钩、点、撇、横、竖

隔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50頁,第12

同文書局本: 第1358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1347頁,第6

唐韻》:古核切;《集韻》、《韻會》:各核切;《正韻》:各頟切,𡘋音膈。
說文》:障也。
玉篇》:塞也。
史記・秦始皇紀》:防隔內外。
前漢・常惠傳》:欲隔絕漢。

又,通作鬲。
荀子・大略篇》:鬲如也。〔註〕謂鬲絕於上。
史記・大宛傳》:鬲漢道焉。
前漢・薛宣傳》:西州鬲絕。又,陸厥〈與沈約書〉:一家之文,工拙壤鬲。

又,《韻會小補》叶訖得切,音祴。柳宗元〈懲咎賦〉:讒妬結而不戒兮,猶斷斷於所執;勢危疑而多詐兮,逢天地之否隔。
〇〔按〕《正字通》引〈柳賦〉云:質韻音屹,固非;而《韻會小補》叶訖得切,亦謬。得在職韻,執在緝韻,職、緝不相通,以隔叶執,不當作訖得切。

又,與融通。
史記・秦始皇紀》:昭隔內外,靡不淸淨,施於後嗣。〔註〕隔,一作融。

注解

〔隔〕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隔〕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鬲,五行属

〔隔〕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鬲( gé )声。从“阜”,表示与地势高低上下有关。本义是阻隔、遮断。

〔隔〕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é] ⑴ 遮断⑵ 相去有一段距离⑶ 思想感情有距离

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