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ㄍㄨˇ ㄍㄨ

骨部 共9画 上下结构 9AA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骨部

9画

上下结构

gu

象形字

MEF

BBB

LW

77227

7539

2539

9AA8

[255452511]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

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63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447頁,第25

標點整理本: 第1442頁,第56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𡘋音汨。
說文》:肉之覈也。
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
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
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
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
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
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又,多骨,白荳𦶲別名。見《本草綱目》。

注解

〔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骨〕字是多音字,拼音是gǔ、gū,上下结构,五行属

〔骨〕字造字法是会意。从冎( gu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剐”。从肉,表示骨与肉相连。“骨”是汉字部首之一,从“骨”的字多与骨头和人体有关。本义是骨头。

〔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ǔ] ⑴ 人和脊椎动物体内支持身体、保护内脏的坚硬组织⑵ 像骨的东西(指支撑物体的骨架)⑶ 指文学作品的理论和笔力⑷ 指人的品质、气概 [gū] ⑴ 〔~朵儿( duor )〕尚未开放的花朵。⑵ 〔~碌〕滚动(“碌”读轻声)。

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