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ㄍㄨ

⺮部 共14画 上下结构 7B8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部

14画

8画

上下结构

gu

形声字

TRAH

HQSB

MDHL

88512

4611

2531

7B8D

[31431412112525] 撇、横、点、撇、横、点、横、竖钩、提、横、竖、横折钩、竖、竖折/竖弯

箍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未集上 部首:竹部

武英殿刻本: 第2119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887頁,第12

標點整理本: 第847頁,第12

廣韻》:古胡切;《集韻》:攻乎切,𡘋音孤──以篾束物也。
語錄》:宋大慈寺箍桶者精易,程顥兄弟就質所疑,酬應如響,問其姓,不答。
廣東新語》:下番禺諸村,皆在海島之中,大村曰大箍圍,小村曰小箍圍,言四環皆江水也。

注解

〔箍〕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未集上,康熙部首是竹部

〔箍〕字拼音是,上下结构,可拆字为𥫗、㧜,五行属

〔箍〕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ū] ⑴ 用竹篾或金属条束紧,用带子之类勒住⑵ 紧紧套在东西外面的圈

箍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箍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