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òu ㄏㄡˋ

亻部 共10画 左右结构 5019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亻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hou

hòu

形声字

WHND

OLNK

NIXM

27284

0230

2682

5019

[3225131134] 撇、竖、竖、横折、横、撇、横、横、撇、捺

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中 部首:人部

武英殿刻本: 第238頁,第8

同文書局本: 第108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32頁,第24

唐韻》:胡遘切;《集韻》:下遘切,𡘋音後──訪也。又,伺望也。
前漢・張禹傳》:上臨候禹。又,《釋名》:候,護也,可護諸事也。

又,候人,道路迎送賔客之官。
詩・曹風》:彼候人兮,何戈與祋。

又,斥候。孫奕《示兒編》:斥候謂檢行險阻,伺候盜賊。俗作堠。

又,氣候,證候。

又,叶後五切,音祐。楊泉〈蠶賦〉:爰求柔桑,切若細縷;起止得時,燥溼是候。

說文》有𠊱無候。互見前侯字註。

注解

〔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中,康熙部首是人部

〔候〕字拼音是hòu,左右结构,可拆字为󰑲、󰒇,五行属

〔候〕字造字法是形声。古文作“矦”。从人,侯声。本义是守望;侦察。

〔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òu] ⑴ 等待⑵ 看望,问好⑶ 时节⑷ 事物在变化中的情状⑸ 古代把五天称为“一候”,现气象学上仍沿用

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