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ùn ㄏㄨㄣˋ

氵部 共13画 左右结构 6EB7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13画

10画

左右结构

hun

hùn

形声字

ILEY 86 、 ILGE 98

EWMO

VJGQ

36100

3311

6867

6EB7

[4412513533341] 点、点、提、竖、横折、横、撇、弯钩、撇、撇、撇、点、横

溷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28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641頁,第7

標點整理本: 第588頁,第3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胡困切,音慁。
說文》:亂也。一曰水濁。屈原〈離騷〉:世溷濁而不分。

又,穢也。
禮・少儀》:君子不食溷餘。〔註〕謂犬豕之屬食米穀者也。

又,厠也。
晉書・左思傳》:門庭藩溷,皆著紙筆。

又,《集韻》:戸袞切,音混。又,胡慣切,音患──義𡘋同。

又,《集韻》、《韻會𡘋胡昆切,音魂──鬱熱也。宋玉〈風賦〉:憞溷鬱邑。〔註〕憞溷,煩濁貌。一曰熱鬱貌。

注解

〔溷〕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溷〕字拼音是hùn,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圂,五行属

〔溷〕字造字法是“混”的异体字) (形声。从水,圂( hùn )声。本义是混浊。

〔溷〕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ùn] ⑴ 肮脏,混浊:“世~浊而莫余知兮”。⑵ 厕所:“中丞匿于~藩以免”。⑶ 猪圈:“后产子,捐于猪~中”。

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