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uī ㄏㄨㄟ

彳部 共17画 左中右结构 5FB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彳部

17画

14画

左中右结构

hui

huī

形声字

TMGT

HOUFK

OIZM

28240

1798

2753

5FBD

[33225215542343134] 撇、撇、竖、竖、竖折/竖弯、竖、横、撇折、撇折、点、竖钩、撇、点、撇、横、撇、捺

徽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寅集下 部首:彳部

武英殿刻本: 第889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37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317頁,第19

古文: 𢾰

唐韻》:許歸切;《集韻》、《韻會》:吁韋切,𡘋音揮。
說文》:衺幅也。

又,《爾雅・釋詁》:善也。〔疏〕徽者,美善也。
書・舜典》:愼徽五典。
詩・小雅》:君子有徽猷。〔又〕太姒嗣徽音。

又,《正字通》:琴節曰徽。
前漢・揚雄傳》:高張急徽。〔註〕琴徽也,所以表發撫抑之處。嵆康〈琴賦〉:徽以鍾山之玉。〔註〕以玉爲徽也。

又,《說文》:三糾繩也。
玉篇》:徽,大索也。
易・坎卦》:繫用徽纆。揚雄〈解嘲〉:折脅拉髂,免於徽索。

又,徽嫿,奔馳貌。馬融〈廣成頌〉:徽嫿霍奕,別騖分奔。

又,州名。
宋史・地理志》:宣和三年,改歙州爲徽州。

又,與幑通,幟也。
禮・大傳》:聖人南面而治天下,必改正朔,殊徽號。〔註〕徽號,旌旗之屬也。揚雄〈校獵賦〉:徽車輕武。〔註〕徽車,有徽幟之車也。

又,與褘通。張衡〈思𤣥賦〉:揚雜錯之袿徽。〔註〕《爾雅》曰:婦人之徽謂之褵。郭璞云:卽今之香纓也。
〇〔按〕《爾雅・釋器》本作褘。

注解

〔徽〕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寅集下,康熙部首是彳部

〔徽〕字拼音是huī,左中右结构,可拆字为󰓴、糸、;、彳、𢾰,五行属

〔徽〕字造字法是形声。从糸( mì ),表示与线丝有关,微省声。本义是三纠绳。

〔徽〕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ī] ⑴ 标志,符号⑵ 美好的⑶ 〔~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墨”。⑷ 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