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huì ㄏㄨㄟˋ

口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5599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口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hui

huì

KXEY

RVNO

JZGQ

67032

0821

6425

5599

[251551353334] 竖、横折、横、撇折、横撇/横钩、横、撇、弯钩、撇、撇、撇、捺

喙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上 部首:口部

武英殿刻本: 第460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198頁,第35

標點整理本: 第126頁,第33

唐韻》、《集韻》、《韻會𡘋许穢切,音顪。
說文》:口也。
易・說卦傳》:艮爲黔喙之屬。
禮・少儀》:羞首者,進喙祭耳。
左傳・昭四年》:深目而豭喙。
爾雅・釋畜》:白馬黑喙,騧
史記・匈奴傳》:跂行喙息蠕動之類。〔註〕以喙而息也。

又,《詩・大雅》:混夷駾矣,維其喙矣。〔傳〕喙,困也。〔音義〕喙,許穢反。徐,尺銳反。

又,〈晉語〉:卻獻子傷曰:余病喙。〔註〕喙,短氣貌。

又,星名。
前漢・天文志》:柳爲鳥喙。

又,草名。
爾雅・釋草勃茢》〔註〕:一名石芸。〔疏〕《本草》云:石芸一名顧喙。

又,《本草》:芡實別名雁喙。

又,《戰國策》:人之饑,所以不食鳥喙者,以爲雖偸充腹,而與死同患也。〔註〕鳥喙,烏頭別名。

又,《集韻》、《韻會𡘋充芮切,音毳。又,《集韻》:呼惠切,音嘒──義𡘋同。

又,《集韻》:丁𠋫切,音鬭──義同。本作噣,或作咮。詳咮字註。

注解

〔喙〕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上,康熙部首是口部

〔喙〕字拼音是hu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口、彖,五行属

〔喙〕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口,彖( tuàn )声。本义是鸟兽的嘴。

〔喙〕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huì] ⑴ 嘴,特指鸟兽的嘴⑵ 借指人的嘴

喙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喙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