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jiā ㄐㄧㄚ

艹部 共12画 上下结构 846D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12画

9画

上下结构

jia

jiā

形声字

ANHC

TRSE

EXXX

44247

5521

6171

846D

[122512115154] 横、竖、竖、横折、横、竖、横、横、横折、横、横撇/横钩、捺

葭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01頁,第14

同文書局本: 第1046頁,第10

標點整理本: 第1014頁,第27

唐韻》:古牙切,音嘉。
說文》:葦之未秀者。
廣韻》:蘆也。
爾雅・釋草》:葭華。〔註〕卽今蘆也。
詩・召南》:彼茁者葭。

又,葭莩,見莩字註。

又,笛也。謝靈運詩:鳴葭戾朱宮。〔註〕鳴笛引路也。

又,水名。
漢書註》:葭水,在廣平南和。

又,通茄。
𨕖》〔註〕:杜摯葭賦。葭今作茄。

又,《集韻》:何加切,音遐──芙渠葉。本作蕸,或省。

又,《唐韻古音》讀姑。司馬相如〈子虛賦〉:藏莨蒹葭,東蘠彫胡。

又,《毛詩古音攷》:音蓑。張衡〈西京賦〉:齊栧女,縱棹歌;發引和,校鳴葭。

注解

〔葭〕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葭〕字拼音是jiā,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叚,五行属

〔葭〕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 ⑴ 初生的芦苇⑵ 古同“笳”,一种乐器。

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