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fèi ㄈㄟˋ

氵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6CB8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氵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fei

fèi

形声字

IXJH

ELLN

VYND

35127

3110

2348

6CB8

[44151532] 点、点、提、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沸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467頁,第3

同文書局本: 第614頁,第2

標點整理本: 第561頁,第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方味切,音芾──涫也。
詩・大雅》:如沸如羹。

又,水名。王子年《拾遺記》:蓬萊山有沸水,飮者千歲。

又,井名、潭名。
水經注》:曲阿季子廟前井及潭常沸,故名井曰沸井、潭曰沸潭。謝惠連〈雪賦〉:沸潭無涌,炎風不興。

又,《集韻》、《正韻》:敷勿切;《韻會》:分勿切,𡘋音拂──灑也。

又,觱沸,泉出貌。
詩・小雅》:觱沸檻泉。

又,《正韻》:滂佩切,音配──波涌貌。司馬相如〈子虛賦〉:水蟲駿波鴻沸。

又,怒貌。司馬相如〈上林賦〉:沸乎暴怒。

又,與潰同。沸渭,不安貌。王褒〈洞蕭賦〉:若雷霆輘輷,佚豫以沸渭。〔註〕沸或爲潰,扶味切。

集韻》或作𩰾

注解

〔沸〕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沸〕字拼音是f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弗,五行属

〔沸〕字造字法是形声。从水,弗声。本义是泉水大量涌出的样子。

〔沸〕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èi] ⑴ 开,滚,液体受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发生气泡,表面翻滚,变成蒸气⑵ 波涌的样子

沸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沸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