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fèi ㄈㄟˋ

犭部 共8画 左右结构 72D2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犭部

8画

5画

左右结构

fei

fèi

形声字

QTXJ

KHLLN

QMYN

45227

6584

72D2

[35351532] 撇、弯钩、撇、横折、横、竖折折钩、撇、竖

狒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695頁,第9

同文書局本: 第709頁,第5

標點整理本: 第662頁,第5

廣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𡘋音翡。
爾雅・釋獸》:狒狒如人,被髮,迅走,食人。〔註〕梟羊也。
山海經》曰:其狀如人而長脣黑身,有毛,反踵,見人則笑。交廣及南康郡山中亦有此物,大者長丈許,俗謂之曰山都。〔疏〕《山海經》謂之梟羊,又謂之贑,《周書・王會》云北方謂之吐嘍。郭璞〈梟羊讚〉:狒狒怪獸,被髮操竹;獲人則笑,脣蔽其目;終亦號咷,反爲我戮。
廣韻》本作𦦷,或作𤲳;《集韻》本作𥝋,或作𥜿𦦻𤲳𥝃

注解

〔狒〕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狒〕字拼音是f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弗,五行属

〔狒〕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èi] ⑴ 〔~~〕哺乳动物,身体形状像猴,面形似狗,颊青色,体毛褐色,食果实及鸟卵等,多产在非洲。

狒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狒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