䆏
字义 反馈

复制

fèi ㄈㄟˋ

禾部 共22画 左右结构 418F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禾部

22画

17画

左右结构

fei

fèi

TOLW

HDFDC

MFEO

29981

418F

[3123443123425121122134]

䆏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午集下 部首:禾部

武英殿刻本: 第2061頁,第6

同文書局本: 第862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823頁,第18

唐韻》:扶沸切;《集韻》、《韻會》:父沸切,𡘋音費。
說文》:稻紫莖不黏也。〔徐曰〕卽今紫華稻。

又,《廣韻》:浮鬼切,音膹。又,《集韻》:父尾切,讀若靡。又,方問切,音奮──義𡘋同。

正字通》:一說䆏卽月令糞田之糞,俗加禾,義同,非稻名也。

注解

〔䆏〕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午集下,康熙部首是禾部

〔䆏〕字拼音是fè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禾、糞

〔䆏〕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èi] ⑴ 一种紫秆不黏的稻子。《説文•禾部》:“䆏,稻紫莖不黏也。”徐鍇繫傳:“即今紫華稻。”《齊民要術•水稻》引《風土記》曰:“䆏,稻之紫莖。” [fèn] ⑴ 同“糞”。施肥。《正字通•禾部》:“䆏,一説䆏即《月令》糞田之糞,俗加禾,義同。”

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