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guò ㄍㄨㄛˋ

辶部 共11画 半包围结构 904E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辶部

11画

8画

半包围结构

guo

guò

MNMP

YBBR

WLJ

37302

904E

[25525251454] 竖、横折、横折、竖、横折钩、竖、横折、横、点、横折折撇、捺

過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辵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21頁,第7

同文書局本: 第1261頁,第22

標點整理本: 第1245頁,第16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臥切,戈去聲。
玉篇》:度也、越也。
正韻》:超也。
易・繫辭》: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
禮・檀弓》:過之者,俯而就之。
史記・賈誼傳》:自以爲過之,今殆不及也。

又,過失也。
書・大禹謨》:宥過無大。〔註〕過者,不識而誤犯也。
前漢・文帝紀》:俱去細過,偕歸大道。

又,罪愆也。
周禮・天官・大宰》:八柄,八曰誅,以馭其過。

又,責也。
史記・高帝紀》:聞將軍有意督過之。

又,卦名。
》〈大過〉、〈小過〉。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古禾切,音戈。
廣韻》:經也。
書・禹貢》:東過洛汭,北過洚水。

又,過所也。
釋名》:過所至關津以示也。或曰傳過也,移所在識以爲信。

又,國名。
左傳・襄四年》:處澆于過。〔註〕過,國名,東萊掖縣有過鄕。

又,㵎名。
詩・大雅》:溯其過㵎。

又,姓。
後漢・劉陶傳》:過晏之徒。〔註〕過,姓,過國之後。

正韻》:經過之過,平聲;超過、過失之過,去聲。

注解

〔過〕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辵部

〔過〕字拼音是guò,半包围结构,可拆字为辶、咼

〔過〕字造字法是形聲。从辵( chuò ),表示與行走有關,咼( guā )聲。本义是走過,經過。

〔過〕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guò] ⑴ 從這兒到那兒,從此時到彼時⑵ 經過某種處理方法⑶ 超出⑷ 重新回憶過去的事情⑸ 從頭到尾重新審視⑹ 次,回,遍⑺ 錯誤 [guo] ⑴ 用在動詞後表示曾經或已經⑵ 用在動詞後,與“來”、“去”連用,表示趨向 [guō] ⑴ 姓。

過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過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