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jiāo ㄐㄧㄠ

艹部 共15画 上下结构 8549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艹部

15画

12画

上下结构

jiao

jiāo

形声字

AWYO

TOGF

ENUO

44331

5604

2922

8549

[122324111214444] 横、竖、竖、撇、竖、点、横、横、横、竖、横、点、点、点、点

蕉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申集上 部首:艸部

武英殿刻本: 第2527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057頁,第18

標點整理本: 第1026頁,第42

唐韻》:卽消切;《韻會》:兹消切,𡘋音焦。
玉篇》:芭蕉。
南方草木狀》:甘蕉,一名芭蕉,或曰芭苴。莖解散如絲,可紡績爲絺綌,名蕉葛。

又,通焦。
博雅》:蕉,黑也。

又,《集韻》:慈焦切,音樵──草芥也。
莊子・人閒世》:死者以國量乎,澤若蕉。

又,《字彙補》:薪也。
列子・周穆王篇》:覆之以蕉。

又,《正韻》:通顦。
左傳・成九年》:雖有姬姜,無棄蕉萃。

注解

〔蕉〕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申集上,康熙部首是艸部

〔蕉〕字拼音是jiāo,上下结构,可拆字为艹、焦,五行属

〔蕉〕字造字法是形声。从艸,焦声。本义是生麻。麻未沤称蕉。

〔蕉〕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jiāo] ⑴ 指某些有像芭蕉那样的大叶子的植物⑵ 生麻,未沤治的麻。⑶ 〔芭~〕见“芭”。⑷ 古同“焦”,枯焦。

蕉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蕉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