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 反馈

复制 字帖

kēng ㄎㄥ

土部 共7画 左右结构 5751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土部

7画

4画

左右结构

keng

kēng

形声字

FYMN 86 、 FYWN 98

GYHN

BSQD

40117

0977

3151

5751

[1214135] 横、竖、提、点、横、撇、横折弯钩/横斜钩

坑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丑集中 部首:土部

武英殿刻本: 第527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226頁,第1

標點整理本: 第157頁,第16

廣韻》、《正韻》:客庚切;《集韻》、《韻會》:丘庚切──𡘋同「阬」。
爾雅・釋詁》:虛也。
增韻》:陷也。〈尚書序〉:焚書坑儒。
史記・項羽紀》:羽詐坑秦降卒三十萬。

又,陂塹也。揚雄〈羽獵賦〉:跇巒坑,超唐陂。

又,姓。見《姓苑》。

又,苦岡切,音康。東方朔〈七諫〉:高山崔嵬兮,水流湯湯;逝日將至兮,與麋鹿同「坑」。
〇〔按〕韻有通轉,如八庚韻通眞轉陽,不應作叶,後倣此。

注解

〔坑〕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丑集中,康熙部首是土部

〔坑〕字拼音是k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土、亢,五行属

〔坑〕字造字法是形声。从土,亢声。本义是地面上凹下去的地方。

〔坑〕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kēng] ⑴ 洼下去的地方⑵ 把人活埋⑶ 陷害,设计使人受到损失⑷ 地洞。

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