猦
笔顺 反馈

复制

fēng ㄈㄥ

犭部 共12画 左右结构 7326 CJK 基本汉字
康熙字典

犭部

12画

9画

左右结构

feng

fēng

QTMJ 86 、 QTWJ 98

KHHNI

QMQI

47210

7326

[353353251214] 撇、弯钩、撇、撇、横折弯钩/横斜钩、撇、竖、横折、横、竖、横、点

猦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下 部首:犬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07頁,第13

同文書局本: 第714頁,第15

標點整理本: 第667頁,第15

廣韻》:方戎切;《集韻》:方馮切,𡘋音風。
玉篇》:猦𤝕,獸名,有尾,小打卽死,因風更生。
廣韻》:猦母,狀如猿,逢人則叩頭,小打便死,得風還活。出《異物志》。
正字通》:猦貍,狀如猿而小,目赤,尾短如無尾,身無毛,自鼻至尾一道有靑毛,廣寸許,見人若慙,屈頸叩頭,擊之卽死,以口向風,須臾復活。本作風。
酉陽雜俎》:一名狤𤟎

注解

〔猦〕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下,康熙部首是犬部

〔猦〕字拼音是fē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犭、風

〔猦〕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fēng] ⑴ 〔~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像猿的动物,见人则叩头,轻轻一打便昏死,遇风一吹就复活。

猦的康熙字典解释由超凡字典网整理。猦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